德媒:八位德企高管呼吁对华合作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11月10日文章,德媒原题:“从中国撤离会让我们失去(机会)”围绕朔尔茨总理访华的位德公开讨论的激烈程度,显示出塑造德中关系对德国的企高重要性。这种交流是管呼好的,因为它确保了广泛的吁对观点在德国政府的新对华战略制定过程中被考虑。
今年是华合德中建交50周年。在此期间,德媒两国形成合作日益密切的位德双边关系,并因此受益。企高中国实现了巨大增长,管呼使8亿人摆脱贫困,吁对现在是华合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德国能够通过技术实力、德媒出口和投资为这一发展作出贡献。位德而最重要的企高是,德国已发展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参与者,经济发展强劲,如今已成为世界上繁荣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
我们在中国及世界各地的分支机构对我们的竞争力非常重要。它们使我们有机会从其他国家的技术发展中受益。同时,它们是我们价值观和文化的使者。
50年来,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和最具活力的市场。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那里的存在对德国经济利益特别重要。如今,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让我们有机会更快扩大规模,以便在其他市场取得更大成功。我们也借此确保了德国许多人的工作和生计。我们的全球生产、研发基地也帮助推进德国和欧洲的重大社会项目:气候保护、能源转型、基础设施扩建等。
但我们也必须观察到,过去几年两国关系发生很大变化。德国现在以更加差异化的方式来定义与中国的关系——从竞争、合作和系统竞争三个维度。但在当前的公开讨论中,我们认为几乎只强调了系统性竞争。
对我们的公司来说,竞争是日常业务的一部分。这就是我们为何知道:在竞争中你必须以自己的优势得分。我们越强大,就越能有力捍卫我们的对华立场。所以工作要从家里做起。首先是分散半导体、电池、原材料、稀土等风险。我们还须大幅提高德国和欧洲的竞争力。
加强德国和欧洲实力必须与对中国采取基于利益的交往齐头并进。这包括对欧洲价值框架的认可,以及要认识到我们必须与中国保持对话与合作。这不仅指经济和技术发展,还包括文化、科学或青年交流等其他领域。必须以负责任的共存为目标,并在共存中自信地捍卫价值观,同时通过多样化和有弹性的价值链来确保我们的经济基础。
尽管中国和与中国(合作)面临众多挑战,但我们相信,中国的增长动力将保持不变。从中国撤离将使我们失去这些机会。而继续利用中国的活力来推动和加强欧洲经济增长,符合德国自身利益。
凭借经济实力,两国现在都是全球贸易网络的重要参与者。因此,德国、欧洲和中国必须开辟新的合作机会,共同确定符合共同利益的项目——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当然是核心领域。气候保护的先锋和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天然伙伴。中国市场如今充满活力的规模经济有助于更快地将新技术引入解决方案,以实现全球气候目标。只有我们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紧迫的气候变化目标。
50年的外交关系展现德中合作的潜力和挑战。但有一点已得到证实:合作比对抗可以取得更多成功。为了我们的利益,为了共同解决全球问题,我们必须在此基础上再接再厉。差异——无论有多大——都必须在对话和相互尊重的情况下加以克服。(本文为巴斯夫公司执行董事会主席马丁·布鲁德米勒等八位德国企业高管联合撰写,青木译)
- ·阿尔及利亚与捷克签署能源和矿产领域合作意向书
- ·【央广时评】相会“乌镇时间” 共创数字未来
- ·天宜上佳拟2.7亿元溢价收购晶熠阳90%股权 开拓光伏石英坩埚新业务
- ·德国明年净举债规模将翻一番以上 至450亿欧元
- ·中欧基金:热点快速轮动下风险或将聚集
- ·内蒙古10家煤炭企业被点名:书面承诺后价格仍超合理区间
- ·10月挖掘机销量同比增长提速,国内降幅收窄至个位数
- ·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对煤炭价格涉嫌超出合理区间线索开展核查
- ·央行支持开发贷款等存量融资合理展期,证监会支持房企合理债券融资
- ·内蒙古10家煤炭企业被点名:书面承诺后价格仍超合理区间
- ·月收入创近1年新高!“猪茅”牧原10月销售再报喜:环比量价齐升!这些公司也披露生猪销售情况
- ·天融信董事长李雪莹:守好网络空间安全之门
- ·小米集团第三季度营收704.7亿元 同比下滑9.7%
- ·共享发展机遇 共创美好未来——从第五届进博会看进博会溢出效应
- ·海运市场迅速爆冷 运费会跌破成本价吗?
- ·瑞典首相将于11月7日至8日访问土耳其